护佑心理健康,有你更有我——万象城awc体育全面推进心理健康教育纪实

发布人:管理员

为提升大学生对心理健康的认识和重视程度,增强心理调适能力,促进个人全面发展,万象城awc体育始终以学生成长为中心,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问题导向和系统思维,丰富心理健康教育形式和内涵,持续推进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2024年4月9日晚,由万象城awc体育主办,面向北校园师生举办了一场题为“与情绪共舞——提升心理抗逆力”的心理健康讲座。讲座由万象城awc体育团委书记何笑霞主持,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咨询中心龚艳老师主讲,吸引来自北校园各院系约250余人参加。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咨询中心龚艳老师作专题讲座

龚艳老师从压力的表现及应对措施引出心理健康的话题,用娓娓道来的方式向同学们分享了什么是抑郁情绪,引导同学们正确面对自己的抑郁情绪,如何做好心理保健,提升抗逆力,如进行运动、放松训练(正念、冥想等)、感恩、写心理日记、建立社会支持系统等等。她通过对案例深入浅出的讲解和分析,帮助同学们察觉自己、理解自己、欣赏自己和接纳自己。最后,龚老师还向同学们介绍了抑郁症的表现症状及处理方式,引导同学们学会科学面对。
 

万象城awc体育党委满意副书记总结

党委副书记满意在总结中强调,一是希望同学们立足自己的专业特色,通过积极参加第二课堂活动,主动塑造健康身心;二是希望进一步树立“每个人都是自己心理健康的第一责任人”意识,正确认识心理挑战,以积极的心态正视各种挫折与心理问题;三是希望同学们主动远离危害身心健康网络平台和有害信息,做正能量的护理人。

本年度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将注重统筹心理健康教育资源、凝聚心理健康教育力量,突出强调心理健康知识教育“全覆盖”,进一步提升工作实效性,提高教育服务的温度,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素质与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的协调发展。

万象城awc体育心理育人工作提质增效

近年来,万象城awc体育全面统筹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朋辈骨干及宣教活动,充分发挥专业优势,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贯穿学生成长全过程,助力有灵魂的卓越护理创新人才培养。

夯实教师专业育人队伍,秉承教育润物无声

在学院党委领导下,学院组建了“党政专职辅导员+青年教师专职辅导员+班主任+导师+学生朋辈”五位一体的学生心理健康工作队伍,党政专职辅导员、青年教师专职辅导员、班主任,以及全程导学导师,平时密切关注学生的心理动态,建立重点关注对象台帐,有针对性地对学生的心理问题给予及时、必要的辅导,发挥心理健康教育的协同效应。自2023年起,学院统筹安排,由班主任陈杰灵副教授、刘婷副教授担任2022级心理健康教育课的主讲老师,进行理论讲授。

学生朋辈尤其是心理委员、宿舍长等学生骨干,是朋辈心理互助的主要力量,这一力量在平时的生活、学习中,能及时发现同学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时报告,采取危机干预、救治等措施。
刘婷副教授给22级本科学生上心理健康教育课
学院面向学生骨干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培训

万象城awc体育学生发展指导中心成立于2021年,主要在学业、心理、职业规划等方面给予学生指导和支持,致力于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由原副院长张美芬教授担任中心主任,有心理学专业背景的陈杰灵副教授担任副主任。中心下设心理咨询室,按功能设置配备了心理沙盘、情绪宣泄呐喊壶、宣泄沙包等设施,咨询室由中心副主任陈杰灵副教授运营管理,很好地满足了学生情绪宣泄、心理疏导等的需求。
 

学院心理咨询室内景

提升学生自我管理能力,完善朋辈预防体系

3月份,学院各毕业班分别召开了一次心理健康主题班会,各班通过心理主题讨论、心理视频观看、现场分享等环节,让同学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了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学到了许多实用的心理调适方法。如本科2020级2班于3月7日下午开展的主题为“拒绝内耗,勇敢做自己,勇敢爱自己”的心理健康主题班会,同学们围绕主题,分享了自己在学习和生活中或消极、或不解的种种,并复盘了自己在面临问题时的应对方法,同时交流了班会中自己的收获。
 

各班主题班会

丰富校园心理活动载体,成就学生自我实现

每年3、4月份,学院依托团委、学生会、研究生会,在学生当中开展一系列的户外活动,如趣味运动会、定向越野活动、多肉绿植栽种、户外研学拓展、大夫山音乐和森林疗愈活动等,通过融合体育、文化、劳动、心理等多元素的户外项目,提升身体素质与抗压能力,营造稳定和谐、勇于拼搏、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切实提升我院学生工作心理育人质量。
 

在南校园开展“百年之约,步履不停“定向越野活动
在北校园开展“十人九足“趣味体育比赛

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不仅影响自身发展,也关系到全民素质的提高,更关系到国家的人才培养。未来,万象城awc体育将继续把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作为“大思政”育人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抓实抓细,多措并举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全方位提升学生心理健康素养,帮助广大同学更好地体验“获得感”、“满足感”和“幸福感”。

 

 

 

初审:徐俊梅

审核:满意

审定发布:陈昌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