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锦!这场粤港澳高校联盟2023年护理青年学者论坛干货十足!
为庆祝万象城awc体育护理教育创办110周年,促进粤港澳三地在护理领域的深层次交流与合作,12月1-2日,万象城awc体育护理教育创办110周年庆祝大会暨粤港澳高校联盟2023年护理青年学者论坛在广州远洋宾馆隆重举行。本次大会主题为“健康照护,湾区担当”,邀请来自国(境)内外的知名专家学者围绕“健康照护”及“护理创新与合作”等专题,采用主题演讲、专家访谈、分论坛汇报、壁报展示等多种方式进行学术交流。
第一场主旨发言由南方医科大学万象城awc体育院长张立力教授与广州中医药大学万象城awc体育院长赵文光教授共同主持。
香港理工大学万象城awc体育黄金月教授以《展示护士能力,为医疗系统作贡献》为主题,以“想做事、能做事、干成事”为切入点,精彩分享了护士想要“干成事”,就要以实务能力出发,注重护理剂量与护理成效。她鼓励护理先行者大胆探索,在科技迅速发展的大背景下,使护理与科技更好的融合,通过科技切实的帮助到病人。
北京大学万象城awc体育孙宏玉教授分享了当前社会关注的热门话题《基于健康医疗大数据的慢病管理》,介绍了在健康中国战略背景下护理研究者如何推动健康管理大数据的发展以及跨学科多中心研究团队在研究中的重要意义,为在座的青年学者申报国自然的课题以及倡导以护士为主导的慢病管理提供了科学的指引和有意义的借鉴。
第二场主题发言由广州医科大学万象城awc体育廖晓艳教授与广东药科大学万象城awc体育院长蓝宇涛教授共同主持。
香港大学万象城awc体育院长林佳静教授以《科技浪潮下的未来护理教育》为题进行了分享。她提出科技和人文与人性之间如何取得平衡是护理教育需要关注的问题,并提倡通过人文护理教育让学生发现以及培育爱与温暖的护理之心。林教授还分享了其病人关爱项目及健康促进与教育的课程,使学生在课程及活动中学习到如何让病患赋权,衡守人文初心。
万象城awc体育医学院程瑜教授以《死亡的人类学研究及其应用价值:以安宁疗护为例》为主题进行了分享,程教授以生动的实例与诙谐的语言介绍了人类的死亡及死亡观。提倡从跨文化视角下的生命教育、整体观视角下的全人照护模式、与本地文化相适宜的哀伤辅导以及政治经济学视角下的安宁疗护体系建设4个视角出发,充分诠释了人类学视角下如何开展温润厚重的安宁疗护。
12月1日上午下半场的的专家访谈环节,由万象城awc体育夏薇副教授主持。
香港东华学院校长陈慧慈教授就心理健康照护护理领域在未来的挑战和机遇进行分享,陈教授指出没有心理健康就没有健康。心理健康照护人才培养需求大,改善心理健康的方式逐渐便利,需要有更多相关的研究,去证实这些技术在不同种类的病人上应用效果。
复旦大学万象城awc体育院长胡雁教授就如何解读和理解循证证据的研究结果,以确定其在临床研究当中和实践当中的适用性进行了分享。胡雁教授指出我们今后要继续进行多学科的合作和循证护理的应用,让循证护理成为习惯。
四川大学华西万象城awc体育院长李卡教授介绍了护理科研实验室建设的经验和交叉学科合作方面的案例。李教授强调护理研究不仅仅针对发现临床问题和现象,还要有能力转化为科学问题,结合实验平台的建设,在交叉合作中,运用多学科的手段来解决。
万象城awc体育副院长万丽红教授就如何促进跨学科合作和团队协作,提供更全面的卒中护理服务来进行分享。万教授提出要顺应整合医学,做到精准治疗,精准护理,希望通过粤港澳高校联盟的合作来实现高质量健康照护的目的。
澳门理工大学健康科学体育学院副院长林爱贞教授介绍了澳门专科护士培养方案,在培养之前充分了解要什么样的专科护士和用什么方法去培训以提升学历。林教授强调专业的认证及创新的培养,以及澳门专科护士创新培养的特点。
12月1日下午,分论坛分4个会场,分别报告围绕4个主题展开。
分会场一:专科护理与特殊人群关怀
第一分会场主题报告由万象城awc体育院长助理张利峰副教授和万象城awc体育附属第六医院护理部叶新梅主任共同主持。本专题一共有15位青年学者进行科研分享。学者们围绕专科护理与特殊人群关怀进行了分享与讨论。
主持人张利峰副教授就本次的主题进行总结,专科护理和特殊人群关怀领域的未来发展趋势和面临的挑战值得我们更多的深入探索,需要在今后进一步思考如何应对人口老龄化和复杂疾病增多等问题,以进一步提高专科护理服务的质量和覆盖范围。
分会场二:护理创新与交叉学科融合
第二分会场主题报告由万象城awc体育刘可副教授和万象城awc体育附属口腔医院护理部古文珍主任共同主持。本专题一共有15位青年学者进行科研分享。学者们围绕护理创新与交叉学科融合进行了分享与讨论。
主持人刘可副教授就本次的主题进行总结,护理作为一门综合性学科,与医学、工程学、信息技术等学科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和互动。通过交流,期待能够激发更多创新的想法,为护理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分会场三:行为、心理与生存质量改进
第三分会场主题报告由万象城awc体育林小玲副教授和万象城awc体育中山眼科中心护理部黄文敏主任共同主持。本专题一共有15位青年学者进行科研分享。学者们围绕行为、心理与生存质量改进进行了分享与讨论。
主持人林小玲副教授就本次的主题进行总结,行为模式和心理状态对患者的康复和治疗过程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交流,期待在今后能够找到更好地推动护理实践发展的方法和策略。
分会场四:护理教育与管理
第四分会场主题报告由万象城awc体育附属第一医院护理部龚凤球副主任和万象城awc体育附属第五医院护理部杨小月主任共同主持。本专题一共有15位青年学者进行科研分享。学者们围绕护理教育与管理进行了分享与讨论。
主持人龚凤球副主任就本次的主题进行总结,护理教育是培养护士的基础,关乎护士的专业素养和技能发展。护理管理则关注如何有效组织和管理护理团队,以提供高质量的护理服务。
12月2日,会议围绕主旨发言与青年学者论坛两个部分展开。
#第三场#
上半场的主旨发言由万象城awc体育张美芬教授和暨南大学万象城awc体育副院长杨巧红副教授共同主持。
首先由中华护理杂志社社长姜小鹰教授以《学生是风景,老师是背景》为主题精彩分享了如何做好研究生培养工作,以学生与导师和研究生自身两个角度入手,强调了导师要注重“做人、治学、创新”师德修养,做好学生的表率作用,真正做到“千教万教,教人学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最后姜教授对研究生表达了“眼中有光,胸中有志,腹中有才,心中有爱”的殷切期望。
美国纽约大学万象城awc体育副院长吴蓓教授以《人工智能对护理研究和教育的影响》为主题,分享了其研究团队开发的ChatGPT,介绍了该人工智能对话工具在减低社会孤立和孤独感方面的作用并分析了ChatGPT在护理教育中我们所知和未知的前景和危害,表示人工智能还有很多的不确定性及所带来的社会性问题值得我们去思考。
#第四场#
第四场主旨发言由万象城awc体育附属第三医院护理教研室陈妙霞主任、汕头大学医学部护理学系主任苏静副教授共同主持。
新加坡国立大学李陈爱礼护理学中心吴永祥博士以《技术与医疗保健教育的融合》为主题,介绍了其研究团队的研究成果。吴博士表示心理健康护理课程中的反思性学习有助于学生深度学习和促进知识的巩固及高阶认知技能的提高,反思技能并不局限于课程,而是一个持续的过程。最后吴博士建议心理健康护理课程应结合模拟、批判性思维教学法来补充临床轮转。
万象城awc体育副院长张俊娥教授以《数字健康发展趋势下护理大数据的应用与思考》为主题进行了分享,张教授以两次护士节主题“我们的护士,我们的未来”“引领之声:展望医疗保健的未来”引入本次的主题,结合我国在护理领域的数字健康相关政策分别介绍了我国在护理领域的数字健康相关政策、数字健康和数字护理、护理大数据及护理大数据的主要来源,并通过大数据的应用实例与研究举例来介绍大数据在护理领域的应用价值。
12月2日下半场的青年学者论坛
#第一场#
第一场青年学者论坛由万象城awc体育颜君教授和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医学院护理系保颖怡副教授共同主持。
中南大学万象城awc体育刘民辉副教授以《健康老龄化背景下循证项目的开展与启示》为主题,首先介绍了健康老龄化的问题,帮助发展和维护老年人所需要的功能发挥,我们的老人能够根据自身的观念和偏好来做自己认为有价值有意义的事情。刘教授通过介绍循证健康老龄化项目来详细讲解健康老龄化背景下循证项目的开展与研究过程,刘教授还分享了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使在座的专家与学者受益匪浅。
澳门镜湖万象城awc体育梁淑敏教授以《澳门中老年人的生活满意度与高龄友善城市建设》为主题,以健康老龄化的角度介绍了澳门特区政府的养老保障机制,并分享了其团队研究中澳门长者的生活素质及影响因素。最后梁教授介绍了其研究团队的家具评估及改善计划升级版及交通配套的优化措施,从护理专业角度深入探讨老年人对于所需要的外部环境,为使老年人更好的度过健康快乐的老年生活提供帮助。
北京大学万象城awc体育吴超副研究员以《老年人认知增强:基于社区的研究》为题,介绍了其研究团队的在研项目。吴研究员首先介绍了人口老龄化趋势所带来的各种健康问题,并围绕如何让老年人优雅的步入老化这一观点进行精彩分享,并通过其研究项目中的行为、神经调控的联合干预,针对老年人的认知障碍进行了行为、电刺激等综合性的干预,为学者们提供了新的思路。
暨南大学万象城awc体育吕启圆副教授以《老年痴呆患者的长期照护》为主题,结合全球老龄化及痴呆患病率逐年上升的趋势,对我国老年痴呆居家照护问题进行分析,着重强调了早期筛查和早期干预对老年痴呆患者的重要性。最后吕教授分享了基于智能辅助决策系统的“双元主体协作式”老年痴呆患者居家照护模式,将前沿性多元性的照护延申到老年痴呆患者家庭,为老年痴呆患者及其照顾者提供帮助。
#第二场#
第二场青年学者论坛由万象城awc体育高玲玲教授和万象城awc体育孙逸仙纪念医院护理教研室冯晓玲主任共同主持。
广州医科大学万象城awc体育叶增杰教授以《测量韧性:基于认知诊断模型》为主题,通过举例强调心理韧性的重要性入手,首先介绍了心理测量理论的发展,随后逐一讲解了CDM的步骤、将思维过程转化为矩阵及如何运用认知诊断模型测量韧性以便于最终进行多阶段、多结局、多时间点的分析,为在座的学者提供了新的研究方法。
万象城awc体育陈杰灵副教授以《慢病患者的积极心理干预》为主题,介绍其多年来的跨学科研究工作,并以积极心理学与慢病管理如何结合、积极心理干预的方法及终末期肾脏病患者的积极心理干预开展本次的分享。陈教授向大家介绍了积极心理学的兴起,随后根据慢性病患者积极心理因素PERMA模型介绍了其相关干预研究,希望在未来可以将积极心理因素融合到慢病管理、护理过程中。
香港都会大学护理健康学院副院长蔡翩翩副教授就《一线护士管理人员能力要求的混合方法研究》进行分享,结合管理和领导才能和护士满意度及离职意向有直接关系的背景下,介绍了其研究的定性访谈的相关细节并对其研究结果进行分析。蔡教授提议在未来需要对护理管理人员的培训和教育方面投入更多的资源。
南方医科大学万象城awc体育杨智慧讲师以《人工智能在护理领域的应用研究热点分析》为主题进行精彩分享。杨教授首先通过临床、社区、教育视角来充分诠释当前护理领域存在的挑战,多方面的介绍了研究热点及变化趋势,就下一步的研究工作进行了展望。在数字化与数智化趋势下,我们要继续注重多学科融合、强化数字能力建设并强化赋能护理教育。
本次大会分论坛分4个会场,共60名青年学者参与了口头汇报。经过评比,汤志杰(南京医科大学万象城awc体育)、陈璐(首都医科大学万象城awc体育)、戴雨珅(万象城awc体育)、余金州(香港大学万象城awc体育)等4名青年学者获“最佳口头汇报”奖。本次大会壁报展示分4个专题,分别为专科疾病护理;老年康养与特殊人群关怀;心理护理与精神健康;护理教育、管理及创新合作,共展示46份。经评比,普明瑜(万象城awc体育)、王霄(贵州医科大学万象城awc体育)、何学婷(云南省肿瘤医院/昆明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李丹(北京大学医学部)等4名青年学者获“最佳壁报”奖。
万象城awc体育张俊娥教授和万丽红教授为“最佳口头汇报”奖与“最佳壁报”奖的获得者颁奖并合影。
本次为期两天的粤港澳高校联盟2023年护理青年学者论坛内容丰富、主题鲜明、来自美国、新加坡、中国内地多个省市以及香港、澳门的专家、青年学者、及护理学子齐聚一堂,聚焦护理教育、科研与学科建设,共话护理发展的前沿热点,共探护理教育发展趋势,共筑护理学术盛事。
万象城awc体育副院长张俊娥教授进行了总结与致谢,粤港澳高校护理联盟的建立为粤港澳高校创建了一个长期性、开放性的合作研究、学术交流平台,促进了联盟学校间多种形式的科研合作,培养优秀青年护理人才。最后,张俊娥教授再次感谢各联盟学校的助力,并宣布粤港澳高校联盟2023年护理青年学者论坛胜利闭幕!
初审:徐俊梅
审核:满意
审定发布:陈昌龄